你的位置:世纪注册 > 业务范围 > 1950年11月29日,志愿军排长无视上级命令,弃守高地
1950年11月29日,志愿军排长无视上级命令,弃守高地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19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1950年11月29日,一个志愿军排长无视上级命令,弃守高地,放走美军50多辆坦克,没想到正是这一行动,创造了一项我军至今无人能打破的奇迹!

1950年11月下旬,美军企图从龙源里突围,如果让他们得逞,志愿军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。

郭忠田所在的志愿军第113师337团奉命赶往龙源里,阻击来犯之敌,其中,由郭忠田率领的尖刀2排,肩负着守住最关键防线的重任。

当郭忠田带领战士们赶到指定地点葛岘岭时,眼前的地形却让这位经验丰富的排长皱起了眉头,葛岘岭主峰虽然视野开阔,居高临下,看似是理想的阻击点,但地形突兀,一旦遭遇敌机轰炸,将无处躲藏。

面对这种情况,郭忠田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决断力,他仔细审视周边地形后,目光落在了葛岘岭北侧公路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上。

这个小山包虽然不起眼,却是个易守难攻的绝佳地点,它距离美军南撤必经的公路只有50米,而且公路在此有一个拐弯,任何车辆到此都必须减速。

更妙的是,山包上有一块巨石,巨石下有一个可容纳一个班的天然石洞,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天然掩体。

郭忠田当机立断,改变了作战计划,他带领全排战士开始在小山包上紧锣密鼓地构筑阵地,他们将重机枪阵地设在巨石附近,两个步兵班部署在巨石两侧,一个步兵班在石洞内作为机动力量。

但郭忠田的智慧远不止于此,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:在葛岘岭主峰上构筑假阵地,造成志愿军主力集结于此的假象,迷惑敌人,这一招可谓是"声东击西"的绝佳运用。

1950年11月29日凌晨,当最后一块石头垒好,最后一堆伪装完成,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,郭忠田知道,决战的时刻即将来临。

果然,早上8点多,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引擎声,美军来了!先头是1辆吉普车和3辆大卡车,郭忠田沉着冷静地下达了开火命令,全排集火射击,仅仅几分钟就全歼了3辆大卡车上的美国士兵。

然而,这只是战斗的开始,不等2排稍事休整,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,只见50多辆美军坦克"轰隆隆"地向2排阵地方向开来,地面都在颤抖。

面对这钢铁洪流,普通指挥官可能会下令全力阻击,但郭忠田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:放过坦克,阻敌步兵!

这个决定看似大胆,实则深思熟虑。

在葛岘岭的山腰处,郭忠田和他的战士们屏息凝神,静待时机,远处,美军坦克的轰鸣声渐渐远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长串补给车队的引擎声。

一时间,山坡上枪声大作,早已瞄准的机枪手们精准地扫射着车队的前端和后方,切断了它们的退路,步枪手们则集中火力,对准了装载弹药和燃料的重点目标。

美军车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,爆炸声此起彼伏,幸存的美军士兵惊慌失措,四处逃窜,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包围圈。

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美军指挥官措手不及,他们原以为已经安全通过了葛岘岭地区,却不料在这里遭遇了如此猛烈的伏击,慌乱之中,他们只能请求空中支援。

很快,美军的战斗机呼啸而至,开始对葛岘岭主峰进行狂轰滥炸,然而,他们并不知道,真正的威胁并不来自那里,郭忠田的伏击部队早已隐蔽在地形复杂的山腰处,而主峰上只有一些巧妙设置的假目标。

轰炸持续了很长时间,但收效甚微,当硝烟散去,美军惊讶地发现,他们的补给线已经被彻底切断,大量物资损毁,而造成这一切的中国军队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,无影无踪。

这一战,郭忠田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战术智慧,更体现了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的非凡能力,他们用最小的代价,给予了敌人最沉重的打击,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当硝烟散去,战场上的情景令人震惊,郭忠田带领的尖刀2排在此次战斗中歼敌215人,而自身无一人伤亡,这个惊人的战果,创造了志愿军作战以来的一项奇迹。



相关资讯